第六十一期季刊

淨化心靈  成就清淨國土           文 / 聖化師父

所謂環保,除了對所有的環境,心靈環保是最重要的,因為心靈如果沒有淨土,沒有淨化,對我們自己是一大的傷害。每個個體的自己都是傷害,然後從個體的傷害延伸到家庭的傷害、團體的傷害、國家的傷害。所以我們心靈的環保是非常重要的。

我們每個人在這世界上,都要去接受所有逆順兩境,我們在社會上紅塵滾滾,不管你親近到什麼人事物,我們都要在有所為當中,而有所不為。也就是你遇到不好的,要把它當一面鏡子來告訴自己,遇到好的我們要多學習,我們內心上要像佛陀一樣,有智慧的管理自己的心態,這叫做妙法。

佛教所說的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不只為自己的慈悲,更要慈悲於他人。很多人不瞭解慈悲自己,慈悲自己是照顧自己不要去說壞話、做壞事,要給自己想好的,有了想好才會去做好。如果沒有想好,你想壞的,他會帶動你去做壞,所以心靈的環保很重要! 

《維摩詰經》裡面所講的「心淨佛土淨」,也就是對比我們心裡的環保是最恰當的寫照,如果社會上的人人都能保持心裡的寧靜,當然不會去製造環境的混亂跟污染,而且更有力量保護環境的清淨美好跟和協,那如何會有污染的城市呢?

我們每個人要做什麼,都是我們這顆心開始,所以第一個人知道你要做什麼是誰?自己。所以不管怎樣都是自己,沒有人害我們,也不是天降下來的,都不是。人之所以會爭執會誤會,就是因為沒有良好互動,而產生一些誤會出來,因為個人的想法、境界不一樣,就像你要解釋,你的心思不是很正常,你就解釋不出來好的;當你生氣的時候,說出來的沒有一句好話。那為什麼會生氣?生氣是由哪個地方而來的?是由我們的心,心一生氣就口無遮攔,心一生氣,講出來的話就不好聽,而對方又沒有那麼好的修行來接受你的不好聽的話,兩個人就會起衝突,所以說良好的互動是一種環保,那這個環保來自我們的內心,所以大家要盡量能夠將心做好。要找心最根本的就是你自己的心態,自己要在自己的靈山塔下修,自己的心就是一塊淨土的寶。通常我們眼睛所看到的,都是對方的缺點,看不到自己。我們可以看看所有的佛像,祂的眼睛是不是都是看下面,祂都在無言的弘法,告訴我們眼睛要看自己,看自己的心現在在想什麼,你想什麼你就會去做什麼,這一定的,就像你們今天想回來普陀山寺,你就那麼遠坐遊覽車回來,是不是這樣?沒有想要來的他就不會來。你肚子餓了,你的心就會想說肚子餓了,我想要去吃東西了。所以這顆心很重要,要把它管理好,如果我們能依循佛陀的教理,修好這顆心,自然就不煩惱,不自惱,就會心安理得。